能工巧匠 轉體先鋒 ——記公司勞動模范 一分廠鉗工班班長 孟志學
發布時間:
2025-08-04
來源:
分類:
新華網
孟志學,43歲,黨員,2000年入職,中級鉗工、焊工、車工、銑工,衡水市能工巧匠,現一分廠鉗工班班長,先后獲得公司勞動模范和技術狀元、5次先進個人,3次技術標兵、2次優秀黨員稱號。
座右銘:實干推動發展 創新引領未來。
人物速寫:
他高大健碩,談吐幽默,平易近人。工作25載,他的臉上刻滿了歲月的滄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閱歷。他不僅是公司跨越式發展的親歷者和見證者,更是從一名普通職工成長為獨當一面的班組長的實踐者。在他心中,公司不僅是提供工作機會的平臺,更是賦予他成長與榮譽的堅實后盾。他自豪地告訴我們:“在我們的大家族中 ,我是以工人身份加入黨組織的第一人。” 這一身份背后,是他多年不懈努力和卓越貢獻的見證。
一、全年無休 堅守崗位
他每年出勤天數都在320天以上,甚至有的年份全年無休,每天提前半小時到崗先檢查生產進度與工序流轉,確保任務有序進行。有一次二分廠伸縮縫任務量大且發貨緊急,由他帶領組員支援生產,為了保證伸縮縫按時發貨,他親自核對進料,把每臺伸縮縫用的配件確定好型號放置在一起,按照臺數安排人員進行焊接,相似工件細分開,不同型號放置不同位置。保證了焊接質量的同時也加快了進度,給后面加工留出了相對充足的加工時間。
二、重大項目 卓越擔當
作為班組長,他積極帶領鉗工班全力配合轉體生產任務,始終堅守崗位,嚴格執行生產加工工藝標準。從京港澳球鉸轉體試驗的前期籌備到最終試驗安裝成功,他憑借豐富的經驗和精湛的技藝,解決了齒輪轉動異響等技術難題,并通過與研發部門的密切協作和持續優化加工工藝,實現了驅動定位更精準、安裝效率更高效,制造精度也顯著提高。同時,使驅動設備具備了可重復利用的優勢,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2019年世界上轉體橋梁跨度最大、轉體噸位最重的保定樂凱大橋40000噸轉體項目,也有他無私的付出與堅守。他曾帶領5人的團隊,連續奮戰三天三夜,在大年三十仍堅守崗位,與時間賽跑,與困難抗爭,最后圓滿完成了轉體球鉸的生產,保證了按期發貨。后期他還去工地參與安裝,親眼見證了橋梁成功合攏的那一刻,內心涌動著難以言喻的驕傲與自豪。
三、勇于挑戰 克服困難
在生產廠區矗立的襄陽轉體斜拉橋等比例縮小模型制作工作中同樣凝聚了他的心血。作為世界首座齒輪齒軌式轉體斜拉橋,他在領導安排下承擔起模型搭建的任務。從查閱資料、咨詢相關人員到地基施工、轉體拼接與轉動調試,他克服了諸多困難,解決了各種問題,使模型成功矗立于廠區,成為公司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No. 9 East Road, North Industrial Base Park, Hengshui City
公司地址:衡水市北方工業基地園區東路9號
-
電話:0318-2250005 傳真:0318-2993847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企業郵箱 | 釘釘辦公平臺
-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