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建黨100周年】學黨史 明初心 凝聚奮進力量 中共黨史:歷次黨代會(三)
發布時間:
來源:
分類:
新華網
(續上期)
14.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
會議時間: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
會議地點:北京
參會人員:出席大會的正式代表1989人,特邀代表46人,代表全國5100多萬名黨員。
重要內容:對加快經濟發展作出戰略部署;明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
歷史意義:將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寫入黨章;標志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15.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
會議時間:1997年9月12日至18日
會議地點:北京
參會人員:大會正式代表2048人,特邀代表60人,代表全國5800多萬名黨員。
重要內容:對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所有制結構和公有制實現形式,以及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等重大問題作出新的闡述;提出了新的“三步走”發展戰略;確立鄧小平理論為黨的指導思想。
歷史意義:提出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進一步闡明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
16.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
會議時間:2002年11月8日至14日
會議地點:北京
參會人員:出席大會的正式代表2114人,特邀代表40人,代表全國6600多萬黨員。
重要內容: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具體目標;確立“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
歷史意義: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制定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綱領。
17.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會議時間: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
會議地點:北京
參會人員:大會正式代表2213人,特邀代表57人,代表全國7300多萬黨員。
重要內容:對舉什么旗、走什么路這一根本問題作出明確回答;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更高要求;將科學發展觀寫入黨章。
歷史意義: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提出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 從思想上、 政治上、 組織上為奪取全面小康社會新勝利、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提供了根本保證。
18.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
會議時間:2012年11月8日至14日
會議地點:北京
參會人員:大會正式代表2268人,特邀代表57人,代表著全國8200多萬黨員。
重要內容: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行深入闡述;確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對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提出了明確要求;確定科學發展觀為黨的指導思想。
歷史意義:開啟了具有許多的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進軍,開啟了共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更加幸福美好未來的嶄新征程。
【摘自:人民日報】
No. 9 East Road, North Industrial Base Park, Hengshui City
公司地址:衡水市北方工業基地園區東路9號
-
電話:0318-2250005 傳真:0318-2993847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企業郵箱 | 釘釘辦公平臺
-

關注我們